带杠杆的股票 毛泽东的志气、骨气和底气到底是怎么修炼出来的?_青年时期_小学_真理

发布日期:2025-04-28 21:06    点击次数:131

带杠杆的股票 毛泽东的志气、骨气和底气到底是怎么修炼出来的?_青年时期_小学_真理

民族的强大需要优秀人才的不断奋进带杠杆的股票,既要有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,又要有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决心和勇气。

毛泽东无疑是中华民族优秀人物的代表,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,《时代》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。

毛泽东的志气、骨气和底气到底是怎么修炼出来的?

一.志气的修炼

志之所趋。无远勿届。穷山复海不能限也。志之所向,无坚不入。锐兵固甲,不能御也。有志气是引导人成功的信仰。如果没了志气,便一事无成。一个人有无成就,决定于他青年时期是不是有志气。

1902年至1910年,毛泽东在韶山的私塾断断续续上了6年后,重大选择摆在他的面前,他可以选择到一家米店到学徒,继续发家致富;还有一个选择是到高等小学读书。毛泽东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,通过亲朋好友做通了父亲的思想,同意他读高等小学。

展开剩余81%

为什么17岁的毛泽东会选择去读高等小学?其实原因很简单,那时的毛泽东已经有了救国的强大志向,希望通过读书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。

“孩儿立志出乡关,学不成名誓不还。埋骨何须桑梓地,人生无处不青山”,这是毛泽东走出韶山时留给父亲的信。

这首诗表达了毛泽东对这次外出求学抱有极大期望,当时的东山高级小学是一所新式学校,设置很多新式学科,包括地理、英语、音乐等新式课程。

毛泽东的救国救民之路从东山高级小学开始启航。

毛泽东在东山小学只用半年时间就学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,并于一年后考进了位于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,在这里,毛泽东初步接受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,并参加了湖南新军,准备上战场为国效力。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和政局的稳定,毛泽东又回到了学校。

1913年,毛泽东考进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,并一共学习了5年半时间,这5年半时间,让毛泽东的知识和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,为国效力的政治思想开始逐步形成。

1918年,毛泽东毕业后,开始了寻求马克思主义之路,并先后两次来到北京,特别是在北京大学担任图书管理员的机会,阅读了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的文章,旁听了陈独秀等北大知名教授的讲座,开始了解社会主义。期间,他认真阅读了《共产党宣言》等马克思主义著作,从此,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。

青年毛泽东十年如一日追寻救国救民的真理,并最终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,形成了强大的志气。

二.骨气的修炼

毛泽东在1917年的《奋斗自勉》中写到:“与天奋斗,其乐无穷!与地奋斗,其乐无穷!与人奋斗,其乐无穷!”

敢于和困难作斗争,面对困难不畏缩,骨气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敢于在真理面前不顾个人安危,与强大敌人做斗争。

毛泽东生平第一次指挥军事行动,是在湖南一师的时候,带领200多名手无寸铁的学生缴了一支北洋军溃军的枪,化解了一场兵灾,被当时的师生称赞浑身是胆。

1919年,毛泽东在驱逐北洋军阀张敬尧的斗争中,发起了声势浩大的“驱张运动”,通过罢课、罢工、罢市,毛泽东还赴京请愿,争取舆论支持。通过驱张运动,毛泽东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政治家。

当时的湘江评论发表了毛泽东的文章,提出了六个不要怕:天不要怕,鬼不要怕,死人不要怕,军阀不要怕,官僚不要怕,资本家不要怕。这是真正不畏强权,敢于斗争的写照,正是在与强敌的斗争实践中,青年毛泽东练就了坚强的骨气。

三.底气的修炼

1917年4月1日,毛泽东以“二十八画生”为笔名在《新青年》发表了《体育之研究》的著名文章,号召中国年轻人“文明其精神,野蛮其体魄”。并指出:“国力弱,武风不振,民族之体质,日趋轻细,此甚可忧之现象也。”

底气是一个人做事的信心和力量,底气的支撑就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强健的体魄。

思想和精神的力量莫过于探索大本大源,要解决救国救民的根本问题,必须要从哲学上入手。特别是1917年进入岳麓书院,见到校长宾步程手书的“实事求是”四个大字悬挂在讲堂上作为校训,给毛泽东的印象非常深刻。

实事求是,也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华。

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本质的解释最能说服人,坚定了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信仰,练就了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底气。

毛泽东认为体育的作用在于能“强筋骨”、“增知识”、“调感情”、“强意志”,“体育一道,配德育与智育,而德智皆寄于体。无体是无德智也。”“体者,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”。

毛泽东首次把对体育的认识上升到哲学的高度。

从国家的层面而言,一个国家的国民都身体强壮,这个国家必定强大。

青年毛泽东不断修炼身心带杠杆的股票,为日后成为一代伟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我们当代青年要传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前辈青年争志气、壮骨气、增底气的精神。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充溢满满正能量的志气、骨气和底气。

发布于:天津市